机构中心/ CENTER
热门关注/ FOCUS
- 沐川发布:飞天入水 神秘鸟类首现沐川
- 科技日报:高校院所产业对接交流活动在四川成都举行
- 川观新闻:破解科技成果“养在深闺无人识” ,这场活动给了启示
- 中国日报国际版: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揭牌十周年取得丰硕成果
- 十年来,这个实验室突破多项猕猴桃育种关键技术
- 这个实验室,十年成绩单
- 建成世界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这个实验室展示10年“成绩单”
- 让创新的味道在丝路愈久“猕”香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揭牌十周年工作座谈会召开
- 建成世界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这个实验室展示10年“成绩单”
- 四川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会员“新质生产力”能力提升研讨暨培训班在广安举行
- 甘孜州科技局组织召开省院省校科技创新合作座谈会
- “植物界大熊猫”峨眉槽舌兰进入盛花期
- 外国友人游苍溪 点赞苍溪红心猕猴桃
- 巴专家希望加强与中国猕猴桃合作
- 猕猴桃新质生产力发展国际交流会在广元苍溪县举行
- 李强总理访问新澳,参观的这些企业与成都科学城息息相关……
- 沐川县举办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暨第二期法治茶馆大讲堂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⑥丨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
随机推荐/ RANDOM
- 沐川发布:飞天入水 神秘鸟类首现沐川
- 科技日报:高校院所产业对接交流活动在四川成都举行
- 川观新闻:破解科技成果“养在深闺无人识” ,这场活动给了启示
- 中国日报国际版: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揭牌十周年取得丰硕成果
- 十年来,这个实验室突破多项猕猴桃育种关键技术
- 这个实验室,十年成绩单
- 建成世界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这个实验室展示10年“成绩单”
- 让创新的味道在丝路愈久“猕”香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揭牌十周年工作座谈会召开
- 建成世界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这个实验室展示10年“成绩单”
- 四川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会员“新质生产力”能力提升研讨暨培训班在广安举行
- 甘孜州科技局组织召开省院省校科技创新合作座谈会
- “植物界大熊猫”峨眉槽舌兰进入盛花期
- 外国友人游苍溪 点赞苍溪红心猕猴桃
- 巴专家希望加强与中国猕猴桃合作
- 猕猴桃新质生产力发展国际交流会在广元苍溪县举行
- 李强总理访问新澳,参观的这些企业与成都科学城息息相关……
- 沐川县举办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暨第二期法治茶馆大讲堂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⑥丨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
- 省院省校创新合作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助力科学技术前沿讲座暨兴隆湖科学大讲第六期开讲
- 打造野生动植物的“乐活”天堂 ——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 省资源院在全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评价中喜获自然科学分学科排名第一
- 这场猕猴桃国际研讨会,吸引了许多中外专家……
历时5年!首批人工辅助繁育的“植物界大熊猫”峨眉槽舌兰开花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3-09-25 浏览: 0次
首次盛开的峨眉槽舌兰。受访者供图
“太漂亮了,我们繁殖出的峨眉槽舌兰,这两天陆续开花了。”研究员谷海燕告诉记者。
9月23日,记者从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简称“峨眉山生物站”)获悉,历经5年的培育,首批人工辅助繁育的峨眉槽舌兰近期陆续盛开。
据悉,峨眉槽舌兰仅在四川峨眉山有少量分布,现存野生植株不足300株。因对生长环境要求高,且不易存活,数量极为稀少,也被称为“植物界大熊猫”,属珍稀濒危物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谷海燕介绍,此次盛开的峨眉槽舌兰,是首批人工辅助繁育的植株,于2018年9月起人工授粉,2020年2月种子无菌播种繁殖,2022年4月移出组胚瓶后在峨眉山生物站进行附生栽培。目前已经开花的峨眉槽舌兰有几十株,占峨眉山生物站繁殖栽培植株的10%左右,单株花期约7天,随着花瓣陆续绽放,整个种群花期会持续一个月。
据了解,经过多年努力,人工培育的峨眉槽舌兰的数量已有3000余株,预计2024年4月,峨眉山生物站将进行第二次峨眉槽舌兰野外回归,数量约在1000株左右。
信息来源: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