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中心/ CENTER
热门关注/ FOCUS
- 沐川发布:飞天入水 神秘鸟类首现沐川
- 科技日报:高校院所产业对接交流活动在四川成都举行
- 川观新闻:破解科技成果“养在深闺无人识” ,这场活动给了启示
- 中国日报国际版: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揭牌十周年取得丰硕成果
- 十年来,这个实验室突破多项猕猴桃育种关键技术
- 这个实验室,十年成绩单
- 建成世界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这个实验室展示10年“成绩单”
- 让创新的味道在丝路愈久“猕”香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揭牌十周年工作座谈会召开
- 建成世界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这个实验室展示10年“成绩单”
- 四川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会员“新质生产力”能力提升研讨暨培训班在广安举行
- 甘孜州科技局组织召开省院省校科技创新合作座谈会
- “植物界大熊猫”峨眉槽舌兰进入盛花期
- 外国友人游苍溪 点赞苍溪红心猕猴桃
- 巴专家希望加强与中国猕猴桃合作
- 猕猴桃新质生产力发展国际交流会在广元苍溪县举行
- 李强总理访问新澳,参观的这些企业与成都科学城息息相关……
- 沐川县举办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暨第二期法治茶馆大讲堂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⑥丨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
随机推荐/ RANDOM
- 沐川发布:飞天入水 神秘鸟类首现沐川
- 科技日报:高校院所产业对接交流活动在四川成都举行
- 川观新闻:破解科技成果“养在深闺无人识” ,这场活动给了启示
- 中国日报国际版: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揭牌十周年取得丰硕成果
- 十年来,这个实验室突破多项猕猴桃育种关键技术
- 这个实验室,十年成绩单
- 建成世界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这个实验室展示10年“成绩单”
- 让创新的味道在丝路愈久“猕”香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揭牌十周年工作座谈会召开
- 建成世界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这个实验室展示10年“成绩单”
- 四川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会员“新质生产力”能力提升研讨暨培训班在广安举行
- 甘孜州科技局组织召开省院省校科技创新合作座谈会
- “植物界大熊猫”峨眉槽舌兰进入盛花期
- 外国友人游苍溪 点赞苍溪红心猕猴桃
- 巴专家希望加强与中国猕猴桃合作
- 猕猴桃新质生产力发展国际交流会在广元苍溪县举行
- 李强总理访问新澳,参观的这些企业与成都科学城息息相关……
- 沐川县举办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暨第二期法治茶馆大讲堂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⑥丨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
- 省院省校创新合作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助力科学技术前沿讲座暨兴隆湖科学大讲第六期开讲
- 打造野生动植物的“乐活”天堂 ——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 省资源院在全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评价中喜获自然科学分学科排名第一
- 这场猕猴桃国际研讨会,吸引了许多中外专家……
珍稀植株异地“安”新家 重庆银杉首次落户四川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3-05-22 浏览: 0次
“今天我们把来自重庆武隆的银杉栽种到实验站,期待它们在这里安家。”
5月9日,在四川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具标志性的地方——峨眉山,两株来自重庆武隆的当地珍稀植物——银杉,正式赠与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在两地生态环保主管部门的见证下,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副站长方志强博士,现场栽种两株银杉树苗并培土。
这是川渝两地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共同举办的重庆武隆—乐山峨眉山银杉迁地保护仪式,也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银杉首次“安家”四川。
据了解,此次赠与的珍稀植株银杉自然更新能力弱,一年只有7个月生长期,10年才能长成1米高的小树。重庆武隆平均海拔在1200米左右,沟谷众多,加之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汽充足,适合银杉生长。为了能让两株银杉顺利“安”新家,重庆武隆方面特意准备了营养袋,使银杉在运输过程中,尽量减少水分丢失,保证根系和土团不被破坏。
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站长崔永亮博士介绍,此前,在乐山市的推动下,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曾于今年3月向重庆武隆赠送了人工培育的乐山特有物种——峨眉拟单性木兰和峨眉含笑,每个物种各4株。自此,两地顺利实现了珍稀植物资源的跨区域联合保护。
据悉,为实现珍稀濒危种质资源高效保护,乐山市依托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为科研基础,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已形成覆盖乐山全市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并对极小种群保护植物进行野外回归。以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为例,在四川省科技厅等多部门的支持下,收集保存的活体植物已经超300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物种达到了99种。素有“植物界大熊猫”之称的珍稀濒危物种峨眉拟单性木兰和峨眉槽舌兰,都成功实现野外回归。
作为地理环境、人文特色与峨眉山相近相近的重庆武隆,近年来也相继与西南大学、重庆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生物资源调查。以银杉为例,经过人工辅助培育与迁地保护,现有野生银杉数量已超过420株。
尽管峨眉山与重庆武隆的气候相似,但两地的植物种群仍存在显著差异,此类珍稀植物的跨区域“安家”,将进一步提高两地的植物多样性。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罗勇表示,依托野生植物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未来将继续联合重庆武隆等地,协同推进跨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进一步丰富川渝两地的植物资源种类和基因库,为珍稀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探索更多可能。
信息来源: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