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中心/ CENTER

热门关注/ FOCUS

随机推荐/ RANDOM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关注

[学习强国]用实干“力度”传递扶贫“温度”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0-08-21   浏览: 0

学到科学种植技术,发展产业更有信心了。”

“如今,我们脱贫了,下一步就要向致富奔小康迈进了。”

“好日子已经来了,生活越来越舒心。”

近日,笔者走进阿坝州壤塘县的村村寨寨,随处都能听到村民们对生活变化的感慨,这些话语正是省科技厅定点联系帮扶壤塘县取得实效最生动的注解。

自2018年帮扶壤塘县以来,省科技厅以《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安排部署,切实增强帮扶工作实效,助推壤塘县2019年脱贫摘帽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省科技厅帮扶干部带着真情与担当,按照脱贫攻坚目标要求,快速精准对接,一个个科技帮扶项目在壤巴拉大地落地生根,一项项科技试验在壤塘开花结果。省科技厅用实干的“力度”传递扶贫“温度”,助力壤塘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倾情帮扶真情暖人心

宽敞平坦的水泥路蜿蜒向前,道路两旁的藏式小楼整齐排列,农牧民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近两年来,壤塘县中壤塘镇布康木达村发生的可喜变化。

1670059340299568.jpg

2018年,怀揣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好事的扶贫初衷,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森主动申请来到海拔3300米的壤塘县。高寒缺氧、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交通不便……李森初到壤塘就面临着种种困难,但他没有退缩。

到任后,李森迅速转变工作角色,用意志和毅力克服高原反应、身体不适,沉心定位,争取各级扶贫资金,不断尝试和运用科技元素,一次次突破高寒气候条件下果蔬生长极限,帮助布康木达村发展特色产业。

“只有让村民们脱贫奔康,我才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在帮扶期满后,李森选择继续留下来。

为进一步增强科技帮扶力量,省科技厅还增派助理研究员苟小林驻村帮扶。“希望能用我学到的知识,转化成村民们致富的动力。”

付出终有收获。如今,布康木达村61户302人顺利脱贫。2019年,布康木达村人均年收入达10000余元。

“感谢省科技厅对我们的帮扶,尤其是援建干部帮我们村协调项目、发展产业、改善基础设施,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说起省科技厅的定点帮扶,布康木达村村民求热竖起了大拇指。“感谢他们不辞辛劳来帮我们建设家乡,他们就是我们的亲人。”

常联常亲。为了加强感情联系,省科技厅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以“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形式,与布康木达村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自2018年以来,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及直属单位主要领导到布康木达村开展扶贫调研18次,走访慰问61户结对帮扶贫困户,发放慰问金6万余元,以购代捐采购布康木达村果蔬110件,帮助村集体增收1万余元。

科技扶贫提升“含金量”

7月1日,在布康木达村高原蔬菜标准化种植技术培训现场,来自省科技厅的专家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壤塘农牧民群众传授牦牛传染病防治技术、牦牛寄生虫病防治技术、养殖环节兽药规范使用等疫病防治技术和卧圈种草的注意事项,并鼓励村民们通过科学管护技术让产业提质增效,从而实现增收致富。

1670062410997431.jpg

“听完专家讲课,我学到了不少新知识和新理念。”布康木达村村民俄热拉姆告诉笔者,以前养牦牛主要靠经验,通过专家的讲解知道了技术的重要性,尤其是疫病防治有助于提高牦牛品质。

自定点帮扶以来,省科技厅在壤塘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余期蔬菜标准化种植与管理、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牦牛高效养殖、牧草高效种植等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发放各类培训资料200余份,受益农户500余户2000余人。

近日,在达热准家的蔬菜地里,她正忙着施肥、浇水,忙得满头大汗。

“以前我们种‘两天庄稼’,种一天、收一天,哪里懂啥田间管理,种的青稞和土豆,每亩收入不超过200元。”村民达热准告诉笔者,在省科技厅的帮助下,她去成都考察,学到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去年她家种了1亩蔬菜,家人可以吃到新鲜蔬菜了。

在省科技厅的帮扶下,壤塘县引进半自动育苗机、微滴灌、增温电阻丝等适用于当地的先进农业设备和技术,发展设施农业,促进种植业从传统“水管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产业扶持拓宽致富路

脱贫攻坚,产业先行。定点帮扶仅靠单向“输血”是不够的,还要在双向交流中“造血”,增强贫困地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在用农业科学技术增强群众致富本领的同时,省科技厅还在壤塘县扶持特色产业,扩宽群众致富道路。

1670064413075383.jpg

省科技厅把牛分给我们后,去年一年我就收入了3000余元。”布康木达村村民索朗泽巴告诉笔者。2018年4月,省科技厅在布康木达村建立了合作社,着手养殖牦牛,为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2019年,布康木达村通过牦牛养殖户均增收1000余元。

据了解,自2018年以来,省科技厅总投入2055.5余万元,在壤塘建立起百合、赤芍等仿野生中藏药材科技扶贫实验示范园区、附子种植关键技术示范基地、壤巴拉生态跑山鸡养殖示范等项目,为群众脱贫致富开辟了新路子。

新品种的试验,更为壤塘特色产业发展积攒了后劲。

2年多来,省科技厅在壤塘县陆续开展了新品种试验,包括水果、菌菇、蔬菜等35个品种。

1670062404017726.jpg

在省科技厅的定点帮扶下,布康木达村建立了实验性大棚,通过近1年的试种,发现紫色和红心土豆适合在当地种植,加之村民有种植土豆的传统,种植时间与村民上山挖药材不冲突。

“种植土豆我们本来就有经验,现在引进了紫色新品种,并用科学方法种植,我们的收入提高了不少。”6月18日,笔者在中壤塘镇伊根门多村走访时,建档立卡贫困户依果细数着如今的幸福生活。得益于紫色土豆的推广种植,2019年,全村户均增收1000余元。

1671233416481503.jpg

如今,壤塘县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新跨越,正向现代农业阔步迈进。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省科技厅在壤巴拉大地传递着人间大爱和款款深情。在决战决胜、冲刺冲锋的关键时期,壤塘县将继续借好帮扶之势、用好帮扶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奏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交响曲,谱写新时代跨越发展的壮丽篇章。


信息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