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中心/ CENTER
热门关注/ FOCUS
- 沐川发布:飞天入水 神秘鸟类首现沐川
- 科技日报:高校院所产业对接交流活动在四川成都举行
- 川观新闻:破解科技成果“养在深闺无人识” ,这场活动给了启示
- 中国日报国际版: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揭牌十周年取得丰硕成果
- 十年来,这个实验室突破多项猕猴桃育种关键技术
- 这个实验室,十年成绩单
- 建成世界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这个实验室展示10年“成绩单”
- 让创新的味道在丝路愈久“猕”香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揭牌十周年工作座谈会召开
- 建成世界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这个实验室展示10年“成绩单”
- 四川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会员“新质生产力”能力提升研讨暨培训班在广安举行
- 甘孜州科技局组织召开省院省校科技创新合作座谈会
- “植物界大熊猫”峨眉槽舌兰进入盛花期
- 外国友人游苍溪 点赞苍溪红心猕猴桃
- 巴专家希望加强与中国猕猴桃合作
- 猕猴桃新质生产力发展国际交流会在广元苍溪县举行
- 李强总理访问新澳,参观的这些企业与成都科学城息息相关……
- 沐川县举办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暨第二期法治茶馆大讲堂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⑥丨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
随机推荐/ RANDOM
- 沐川发布:飞天入水 神秘鸟类首现沐川
- 科技日报:高校院所产业对接交流活动在四川成都举行
- 川观新闻:破解科技成果“养在深闺无人识” ,这场活动给了启示
- 中国日报国际版: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揭牌十周年取得丰硕成果
- 十年来,这个实验室突破多项猕猴桃育种关键技术
- 这个实验室,十年成绩单
- 建成世界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这个实验室展示10年“成绩单”
- 让创新的味道在丝路愈久“猕”香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揭牌十周年工作座谈会召开
- 建成世界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这个实验室展示10年“成绩单”
- 四川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会员“新质生产力”能力提升研讨暨培训班在广安举行
- 甘孜州科技局组织召开省院省校科技创新合作座谈会
- “植物界大熊猫”峨眉槽舌兰进入盛花期
- 外国友人游苍溪 点赞苍溪红心猕猴桃
- 巴专家希望加强与中国猕猴桃合作
- 猕猴桃新质生产力发展国际交流会在广元苍溪县举行
- 李强总理访问新澳,参观的这些企业与成都科学城息息相关……
- 沐川县举办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暨第二期法治茶馆大讲堂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⑥丨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
- 省院省校创新合作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助力科学技术前沿讲座暨兴隆湖科学大讲第六期开讲
- 打造野生动植物的“乐活”天堂 ——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 省资源院在全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评价中喜获自然科学分学科排名第一
- 这场猕猴桃国际研讨会,吸引了许多中外专家……
[新华社四川]四川峨眉山发现我国特有极危植物光叶蕨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0-07-17 浏览: 0次
植株及生境(李策宏摄)
孢子囊群及珠芽(李策宏摄 隆廷伦标注)
新华社客户端四川频道7月17日电(记者张海磊)近日,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峨眉山生物站科研人员在峨眉山发现了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光叶蕨Cystoathyrium chinense Ching。此前,据记载,这种植物仅分布于雅安市天全县的二郎山。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峨眉山生物站工程师李策宏介绍,6月,他和团队在峨眉后山进行植物多样性考察,偶然发现一株形态奇特的蕨类植物。通过反复查阅植物志,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比较观察,并邀请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所蕨类专家进行室内分析,才确认其为光叶蕨。
据了解,1963年光叶蕨在四川天全县二郎山团牛坪首次被发现。1992年出版的《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中,光叶蕨被列为濒临绝灭。1999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光叶蕨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同时,列入“第一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重要物种。不少专家先后在二郎山地区开展野外搜寻,终究未能再发现。
2012年,国家有关部门再次将其列入“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物种。同年,经原四川省林业厅请求,国家有关部门将其列入了《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开展野外保护。在野外调查和实施拯救保护工程过程中,四川省、雅安市和天全县及喇叭河自然保护区又将其列入“芦山地震”灾后重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内容,进行栖息地保护。2013年9月,科研人员终于在二郎山找到了一个残存的种群,全部只有103个叶片。
近7年来,在各级林草部门高度重视下,经过科研人员,特别是雅安市当地野外工作者的精心呵护,光叶蕨种群得到了保存,叶片数量也增长了一倍。但是,种群全部占地不到20平方米,加之其独特的生境处于山崖水沟边缘,随时都有被山洪毁灭的可能。
在分类地位上,《中国植物志》认为光叶蕨属Cystoathyrium Ching介于蹄盖蕨属Athyrium Roth. 和冷蕨属Cystopteris Bernh.之间。2014年Ran WEI等通过叶绿体DNA标记技术对光叶蕨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评估,将光叶蕨属并入了冷蕨属。冷蕨属来自北美的Cystopteris bulbifera、Cystopteris utahensis、Cystopteris tennesseensis3种植物都能产生珠芽。虽然国产冷蕨属其他植物中尚未发现,但光叶蕨中部羽片的羽轴顶部下侧具有圆锥形刺状的珠芽。
专家认为,此次,在峨眉后山发现光叶蕨,打破了“二郎山是光叶蕨唯一栖息地”的魔咒。既证实了科研人员几年来对光叶蕨生境要求的推断,又为光叶蕨野外生境相似性选择和修复提供了新的借鉴,为这一物种的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选择和实物来源。(隆廷伦、陈小红供稿)
信息来源:新华社四川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