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中心/ CENTER

热门关注/ FOCUS

随机推荐/ RANDOM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以协同创新促进我院濒危动物技术服务型科研的转型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7-06-13   浏览: 0

近年来,我院种质资源研究所与峨眉山生物站的濒危动物科研团队,通过协同创新与国内一流科研院所进行深度合作,注重做实效型科研来促特色形成,其中所倡导的将濒危动物保育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的发展理念赢得了企业广泛认可和市场的青睐,并推动着科研基地的快速发展

一是与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共建科研平台,带动我院濒危野生动物技术服务型科研工作的建设发展。2015年,我院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浙江大学)签署了共建“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浙江大学)——峨眉山朱研究中心”的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展四川朱种群重建工作及相关技术难题的科学研究,并在西南地区构建了首个人工圈养朱种群。2016年,我院又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签订了关于在峨眉山创建“濒危动物国际协同创新与科普教育基地”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在大熊猫的资源保护、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科普教育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并将联合邀请海外一流合作伙伴合作创建基地。这一系列举措,将使我院相关学科研究的学术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是科研工作主动融合进企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科研单位发展提供可持续动力。近年来,我院与峨眉山生物站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研究的实践有效性,通过技术的创新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始终把研究成都周边地区和峨眉山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为重要的科研方向,实现科研与地方的融合发展。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我们发现了许多国内传统企业纷纷探索往生态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转型,我院基地及其合作伙伴所从事的濒危动植物保育的科技基础性工作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在需求,于是通过协同创新合作机制联合国内一流高校在濒危野生动物保育、科研与技术方面的开展合作,并用合作研究的成果“联姻”国内知名企业打造融合濒危动植物为核心业务的生态旅游,目前正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共建“峨眉山熊猫大世界”项目及“天府新区花鸟乐园”项目,这表明我院要求的科技人员进行实效型科研技术服务并主动融合进企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的工作已初显成效。

三是紧密结合濒危动物饲养管理需求展开技术服务型科研工作,助推饲养管理工作上台阶。如在大熊猫的饲养中,科研人员通过改进饲喂方式,提高了大熊猫的进食效率,同时也节约了饲养成本;通过外界饲养环境的科学调整,使得大熊猫个体生存活力得到重新焕发;在四川朱种群重建工作中,科研人员通过饲喂方法的技术创新,确保了朱配对与孵化的高成功率,并在首个繁育年度便成功实现孵化雏鸟近50只,受到国家有关管理机构及国内同行的高度评价。

四是主动融合进入国内一流濒危动物研究团队,组建若干创新研究组团,参与科研合作。从2012年开始,我院逐步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建立科研合作关系,快速促进我院濒危动物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我院濒危动物科研团队从组建到现在的短短近4年的时间,共计发表论文10余篇(SCI论文3篇),同时我院还参与了由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牵头的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2部大熊猫专著的编写工作,这标志着我院濒危动物研究团队已完全融入国内一流濒危动物研究团队

(种质资源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