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中心/ CENTER

热门关注/ FOCUS

随机推荐/ RANDOM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邹若力书记率队赴武汉、郑州开展专题调研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3-06-14   浏览: 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开展主题教育和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要求,在调查研究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6月7日至9日,院党委书记邹若力率队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开展“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创新能力发挥专题调研,副院长罗勇、猕猴桃研究所、成果转化与交流合作处相关人员陪同调研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始建于1956年,一所集科学研究、物种保育和科普开放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是我国三大核心科学植物园之一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理事长单位,建有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湖北省猕猴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优质猕猴桃高效生物育种及加工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较完善的科学研究平台体系,致力于我国猕猴桃种质资源的收集、保育、鉴定及综合利用研究,选育了国际上第一个具有商业价值的猕猴桃种间杂交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是以果树和瓜类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是国家猕猴桃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拥有国家果树瓜类科技创新中心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果树育种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平台,在猕猴桃研究领域主要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新品种培育、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武汉植物园邹若力书记一行实地参观了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华中药用植物专类园、科普开放中心公共实验平台、展览馆等并与主任王青峰、猕猴桃资源与育种学科组专家进行了座谈交流武汉植物园钟彩虹研究员主持会议会上,邹若力书记介绍了此次调研的目的,罗勇副院长介绍了我院机构设置、研究领域及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等情况,猕猴桃所副所长杜奎我院“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背景、建设进展下一步工作打算作了专题报告武汉植物园李大卫研究员作了武汉国家植物园报告重点介绍了武汉植物园猕猴桃学科发展历程、科研团队、资源圃与平台、新品种转化、猕猴桃重要性状功能解析和分子辅助育种等应用基础研究情况。与会人员围绕猕猴桃种质资源保存评价、优势基因发掘、抗性砧木筛选、采后生理生化、高效栽培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均强调种质资源保护和优质品种培育的重要性,表示要加强资源共享、基础研究、项目申报、人才培养等实质性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升我国猕猴桃产业竞争力。双方还在植物资源普查、药用植物研究等相关领域达成合作共识

郑州果树研究所邹若力书记一行郑州果树研究所所长方金豹中国农业科学院“猕猴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齐秀娟研究员的陪同下,参观了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猕猴桃圃、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猕猴桃子平台、新品种及其高产栽培示范园,并进行了座谈交流郑州果树研究所副所长田鹏、综合管理处、科研管理处主要同志参加座谈。会上,邹若力书记介绍了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的目的意义,副院长罗勇、猕猴桃所副所长杜奎分别对我院总体情况和“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齐秀娟研究员对郑州果树所猕猴桃创新团队、种质资源、育种栽培、成果转化、国际合作等进行了介绍。双方围绕猕猴桃资源共享猕猴桃优良砧木筛选软枣猕猴桃新品种选育、猕猴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项目合作、平台创建、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科技合作人才交流,围绕猕猴桃产业中存在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开展协作创新,努力培育出好吃、好种好卖的猕猴桃品种,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技支撑。

此次调研发现,我国收集保存了丰富的猕猴桃种质资源,有一批猕猴桃专业研究队伍选育了一批优良的猕猴桃品种,具有产业后发优势,但在标准化生产、市场竞争力方面仍有一定差距。下一步,必须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坚持“四个面向”,围绕猕猴桃全产业链创新利用各方资源和技术优势,细化与猕猴桃国家的合作内容培育国内国际一流的科研人才队伍,戮力提升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创新能力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贡献科技智慧 

(猕猴桃所成果转化与交流合作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