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中心/ CENTER

热门关注/ FOCUS

随机推荐/ RANDOM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关注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科技交流会暨猕猴桃创新发展国际研讨会举行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3-12-11   浏览: 0

12月8日,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科技交流会暨猕猴桃创新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德阳市举行。新西兰驻华科技参赞陈荣恩,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赵敏,省外事办公室二级巡视员庞广龙,德阳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景峰,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综合与监督处处长王立丽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科技交流中心副主任庄嘉视频致辞,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发来贺信,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所长、研究员方金豹,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邹若力,党委委员、副院长罗勇,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拉塞尔·罗出席会议,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永志作“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方进展报告。来自中国、新西兰、意大利、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科研专家作了学术交流报告。

111042416j8x.jpeg

三十年合作大道同行,十年砥砺奋进香飘丝路。陈荣恩致辞时指出,猕猴桃领域的合作是中新两国在科研领域的代表性合作之一,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和省资源院之间的合作已有 30 年的历史。在过去的 30 年里,双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成果丰硕。2014 年,两所研究院宣布共建新中猕猴桃联合实验室。2016 年,双方科研人员得到了两国政府的联合资金支持,开展在猕猴桃领域的联合研究。此外,两所研究院的科研人员积极进行友好互访,深入交流,愿中新合作不断深化,更上一层楼。

11104303hq2k.jpeg

赵敏指出,四川是经济大省、科教大省、农业大省,科教资源丰富,经过40余年的发展,四川猕猴桃产业种植面积75万亩,年产量44万吨,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在猕猴桃种源自主可控、国际科技合作、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四川开创了红肉猕猴桃育种和产业化先河,建立了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四川省猕猴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10余个,拥有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及四川大学等从事猕猴桃研发团队100余人。她表示,科技交流激发创新活力,四川将始终秉持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理念,愿与各方凝心聚力、携手前行,以更加开放的思路和更加务实的举措,依托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推动猕猴桃产业向现代化、国际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造福人民。省科技厅将继续为四川从事猕猴桃研究的高校、科研院所在平台建设、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资金、项目和政策支持,促进猕猴桃产业创新发展。

11104317zvx8.jpeg

陈景峰代表德阳市委、市政府,向与会的科研专家和科技工作者表示了诚挚的欢迎。他强调,多年以来,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重点围绕猕猴桃产业在德阳深耕细作,先后建立了猕猴桃科研基地、猕猴桃种质资源圃、猕猴桃科技专家大院、实验室等科研设施。在生物育种、产业关键技术、平台团队建设、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德阳将秉承院地合作、优势互补、创新共赢的原则,建立全方位、大力度的院地紧密合作工作推进机制,将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的专业、人才、技术、平台等创新资源与德阳的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全力以赴为各项成果在德阳落地保驾护航。

11104333od94.jpeg

11104333u4dg.jpeg

11104333pjbk.jpeg

11104550tsgw.jpeg

会上,授予了拉塞尔·罗“终身荣誉研究员”称号,为首期猕猴桃产业技术国际培训班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德阳市人民政府与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进行了德阳市红芯猕猴桃技术创新中心揭牌仪式,该中心的成立,不仅有助于猕猴桃种质资源的保存、评价和研发,还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大道如砥阔步行,筑梦扬帆再起航。本次会议旨在大力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持续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共商“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高水平建设,共话猕猴桃国际化创新发展,共谋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猕猴桃全球科技共同体。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科技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欢迎更多国家、更多人才加入到联合实验室的建设中来,共同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大平台,为支撑引领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建全球科技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来自西北农林大学、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湖北、四川、贵州农科院等国内相关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及来自新西兰、意大利、伊朗、巴基斯坦等8个国家的代表。(记者 李雨轩 实习生 李欣蔚 舒俊霖 摄影报道)


信息来源:人力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