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中心/ CENTER

热门关注/ FOCUS

随机推荐/ RANDOM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关注

他们为大熊猫修复家园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1-08-19   浏览: 0


一群来自成都多家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因为一个项目与大熊猫结缘。他们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深山老林中穿梭,在大生态系统中找小切口做科学实验,为的就是修复大熊猫的家园。

大熊猫栖息地过去遭到了怎样的破坏?大熊猫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如今,这一项目即将结束,长达三年的修复效果怎么样?近日,记者跟随科研人员进行了一次野外科考。

荥经县内的大相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每年至少有200天在氤氲烟雨中。

淅沥小雨中,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蒋豪再次来到大相岭,他此行的目的地,是到两年前疏伐的一片八月竹纯林。之前因为竹林过于繁密,不利于大熊猫活动,这样的纯竹林成为它们“抛弃”的潜在栖息地。两年前,蒋豪和保护区工作人员在竹林间设计开辟出一条条3米宽的带状廊道。

“你们看!”刚走到竹林边,蒋豪就意外发现,在廊道边一丛低矮八月竹的根部,有一堆动物粪便,一旁嫩竹尖上,也有被动物啃噬过的痕迹。这让蒋豪瞬间激动起来,他把照片发给远在成都的项目组同事们。“动物来过了!”

2018年,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涂卫国在四川生态保护的研究圈里组建了一个研究队,承担首批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这个团队的人员来自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中科院成都山地所,涵盖了生态学、植物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学科。团队的目标是恢复并提升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的大熊猫退化栖息地。

本就是大熊猫土生土长的家园,为什么还要改造提升?中科院山地所副研究员张远彬告诉记者,近几十年来,大熊猫栖息地受到的干扰众多,影响了大熊猫种群交流。森林采伐后形成的人工纯林和纯竹林,物种单一、生物多样性低,进而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差。一些纯人工林看似茂盛,但实则地力下降,林下寸草不生或依稀可见几株草本。在学界,这样的纯林被视为“绿色荒漠”。“大熊猫喜欢有可口食物、有安全感、有遮蔽、有活动空间的栖息地,而这些都不能满足。”张远彬说。

为此,科研人员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关键区域选择退化的人工林、退化灌丛、小直径的纯竹林,开展其群落改造和生物多样性保育技术体系研发,进一步修复、恢复、扩大野生大熊猫栖息地,并“伞护”同域分布的珍稀濒危物种。

最初,四川林草部门定下的改造目标是让野生大熊猫“通得过、留得住”。涂卫国、张远彬带着团队走访了大部分大熊猫核心分布区,沿着不同海拔来追踪大熊猫“最佳”栖息地。他们发现,大熊猫繁殖的巢穴在树洞里,因此栖息地内一定要有大树;要靠近水源;要远离人类干扰;当阳光直射下,森林中高大乔木的树冠投射在地上的阴影面积与森林总面积的比率在0.4到0.7之间,大熊猫最喜欢;另外,竹种不同,其主食竹的密度不一样,大致在每平方米10-30株的范围内。

借助前几次大熊猫调查的基础数据,大量的现场调查和大数据分析,团队形成了大熊猫适宜生态环境构建模式。针对人工林、退化灌丛、小直径纯竹林三种类型的样地进行改造。科学家们画出技术预测图,设定3年、5年、10年的改造目标,通过跟踪监测来验证。

被称为“绿色荒漠”的人工纯林,最大的问题是透光度。致密的树林抢夺了林下灌草植物的阳光和生长空间。解决的办法一是间伐,二是开“林窗”。大胆地尝试,加上细心地验证。经过三年努力,课题组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理2项,制定地方标准2项,编写了3类改造技术规程草案。也就是说,他们初步构建起了一套大熊猫国家公园植物多样性保育技术体系。


信息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