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中心/ CENTER
热门关注/ FOCUS
- 沐川发布:飞天入水 神秘鸟类首现沐川
- 科技日报:高校院所产业对接交流活动在四川成都举行
- 川观新闻:破解科技成果“养在深闺无人识” ,这场活动给了启示
- 中国日报国际版: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揭牌十周年取得丰硕成果
- 十年来,这个实验室突破多项猕猴桃育种关键技术
- 这个实验室,十年成绩单
- 建成世界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这个实验室展示10年“成绩单”
- 让创新的味道在丝路愈久“猕”香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揭牌十周年工作座谈会召开
- 建成世界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这个实验室展示10年“成绩单”
- 四川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会员“新质生产力”能力提升研讨暨培训班在广安举行
- 甘孜州科技局组织召开省院省校科技创新合作座谈会
- “植物界大熊猫”峨眉槽舌兰进入盛花期
- 外国友人游苍溪 点赞苍溪红心猕猴桃
- 巴专家希望加强与中国猕猴桃合作
- 猕猴桃新质生产力发展国际交流会在广元苍溪县举行
- 李强总理访问新澳,参观的这些企业与成都科学城息息相关……
- 沐川县举办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暨第二期法治茶馆大讲堂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⑥丨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
随机推荐/ RANDOM
- 沐川发布:飞天入水 神秘鸟类首现沐川
- 科技日报:高校院所产业对接交流活动在四川成都举行
- 川观新闻:破解科技成果“养在深闺无人识” ,这场活动给了启示
- 中国日报国际版: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揭牌十周年取得丰硕成果
- 十年来,这个实验室突破多项猕猴桃育种关键技术
- 这个实验室,十年成绩单
- 建成世界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这个实验室展示10年“成绩单”
- 让创新的味道在丝路愈久“猕”香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揭牌十周年工作座谈会召开
- 建成世界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这个实验室展示10年“成绩单”
- 四川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会员“新质生产力”能力提升研讨暨培训班在广安举行
- 甘孜州科技局组织召开省院省校科技创新合作座谈会
- “植物界大熊猫”峨眉槽舌兰进入盛花期
- 外国友人游苍溪 点赞苍溪红心猕猴桃
- 巴专家希望加强与中国猕猴桃合作
- 猕猴桃新质生产力发展国际交流会在广元苍溪县举行
- 李强总理访问新澳,参观的这些企业与成都科学城息息相关……
- 沐川县举办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暨第二期法治茶馆大讲堂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⑥丨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
- 省院省校创新合作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助力科学技术前沿讲座暨兴隆湖科学大讲第六期开讲
- 打造野生动植物的“乐活”天堂 ——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 省资源院在全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评价中喜获自然科学分学科排名第一
- 这场猕猴桃国际研讨会,吸引了许多中外专家……
在峨眉山上找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1-04-19 浏览: 0次
四月
峨眉叠翠
绿意盎然
记者跟随着科研人员
去山里寻找“大熊猫”
其实
科研人员口中的“大熊猫”
并不是大家稔熟的那个“毛茸茸的家伙”
而是它——
峨眉槽舌兰
中国峨眉山地区的特有种
因为叶片中间有凹槽
因此被称为槽舌兰
峨眉槽舌兰
属于珍稀濒危物种
极小种群保护物种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植物部分)》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图鉴》
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包括李策宏和谷海燕在内的科研人员
每年进山记录它们生长周期的变化
确定了野外每一株峨眉槽舌兰的位置
根据他们的调查
目前野外仅有
250至300余株峨眉槽舌兰
为进一步保护峨眉槽舌兰
扩大种群数量
谷海燕从2017年开始
研究峨眉槽舌兰在实验室的人工繁育
从零开始尝试
“峨眉槽舌兰真是太金贵了”
谷海燕感叹
峨眉槽舌兰的生长周期极长
从种子到幼苗
就需要2年半的时间
还要克服染菌、褐化等
各种生长难关
实验站组培室里几千株幼苗
她亲手照料过每一株
目前
已有数千余株峨眉槽舌兰繁育成功
谷海燕说
就和大熊猫放归一样
他们也要把人工繁育的槽舌兰
送回野外
让“植物界的大熊猫”
不再在野外难觅踪迹
记者:唐文豪、张海磊
编辑:刘欣、刘金海、李梦馨
信息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