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中心/ CENTER
热门关注/ FOCUS
- 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参访实验室 聚焦产业前沿与人才战略对接
-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猕猴桃等特色浆果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中期工作任务推进会在成都召开
- 极度濒危植物峨眉拟单性木兰野外回归苗迎来首次绽放
- 我院生物多样性创新团队编制的《成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规划(2024年—2030年)》已正式发布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水果创新团队在我院召开“四川猕猴桃产业创新升级研讨会”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重点专项项目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与联合研究”通过综合绩效评价
- “主要经济作物分子育种平台”2024年度工作总结会召开
- 我院猕猴桃科技成果荣膺第十二届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二等奖
- 《资源开发与市场》被美国EBSCO数据库正式收录
- 探索社区“后花园”的生物多样性
- ‘红阳’猕猴桃溃疡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
- 省资源院赴石渠县推进黄河上游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研究工作
- 我院科研人员应邀为四川省资源环境审计培训班作专题讲座
- 我院开展“稻+蟹+菌”水旱轮作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现场交流会
- 猕猴桃创新团队参加猕猴桃专用基质座谈会
- 生物生态所赴邛崃参加“邛崃龙门山区生物多样性的探索”“金沙微讲坛”
- 我院野生动物监测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 生物多样性创新团队赴沐川开展春调工作
随机推荐/ RANDOM
- 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参访实验室 聚焦产业前沿与人才战略对接
-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猕猴桃等特色浆果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中期工作任务推进会在成都召开
- 极度濒危植物峨眉拟单性木兰野外回归苗迎来首次绽放
- 我院生物多样性创新团队编制的《成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规划(2024年—2030年)》已正式发布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水果创新团队在我院召开“四川猕猴桃产业创新升级研讨会”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重点专项项目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与联合研究”通过综合绩效评价
- “主要经济作物分子育种平台”2024年度工作总结会召开
- 我院猕猴桃科技成果荣膺第十二届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二等奖
- 《资源开发与市场》被美国EBSCO数据库正式收录
- 探索社区“后花园”的生物多样性
- ‘红阳’猕猴桃溃疡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
- 省资源院赴石渠县推进黄河上游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研究工作
- 我院科研人员应邀为四川省资源环境审计培训班作专题讲座
- 我院开展“稻+蟹+菌”水旱轮作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现场交流会
- 猕猴桃创新团队参加猕猴桃专用基质座谈会
- 生物生态所赴邛崃参加“邛崃龙门山区生物多样性的探索”“金沙微讲坛”
- 我院野生动物监测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 生物多样性创新团队赴沐川开展春调工作
- 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育培训会议分别在邛崃市、武侯区陆续召开
- 资源院与甘孜州草原站、林业科学研究所召开项目推进会
- 我院生物多样性创新团队助力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
- 我院承担的“生态环境部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项目通过验收
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参访实验室 聚焦产业前沿与人才战略对接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5-07-24 浏览: 0次
2025年7月16日,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邓伟教授率“使命行”暑期就业实践团师生一行16人,专程到访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开展深度交流与产业调研。本次参访是重庆大学第八届“使命行”暑期就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精准把握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脉搏,深入对接国家战略急需领域人才需求,探索建立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激励青年学子投身国家重大战略一线建功立业。
师生们首先听取了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庄启国对实验室发展历程的系统介绍。作为“一带一路”框架下农业科技合作的典范,该实验室聚焦猕猴桃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在种质资源创新、病虫害绿色防控、采后保鲜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随后,师生们实地考察了实验室的先进科研平台,近距离接触了高通量基因测序系统、智能感官评价室、代谢组学分析平台等尖端仪器设备,对实验室强大的科研支撑能力有了直观认识。
随后双方进行了座谈交流。庄启国主任介绍了猕猴桃产业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未来重点研发方向,并特别强调了产业对兼具扎实生命科学理论基础与现代农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邓伟副院长介绍了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优势。双方就共建实习实践基地、联合开展科研项目攻关、定向输送优秀毕业生等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务实探讨,初步达成了深化合作的共识。
此次“使命行”活动走进中新联合实验室,不仅为重大生科学子打开了通往现代农业科技前沿的窗口,也为校企双方架起了人才共育与科技合作的坚实桥梁,为青年人才响应国家号召、在关键领域施展才干铺设了更为清晰的道路。
(实验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