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中心/ CENTER

热门关注/ FOCUS

随机推荐/ RANDOM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川西北草地沙化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4-07-09   浏览: 0

6月30日,科技厅周孟林副厅长一行专程赴阿坝州红原县对产业化治沙试验示范基地和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创新实践研发基地进行了现场调研,并召开座谈会,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与当地政府和产学研单位进行沟通

2013年,科技厅和红原县政府启动了共建千亩产业化治沙试验示范基地。示范基地选在流动沙地上,主要种植狭叶红景天、沙棘、高山红柳、白花前胡等多种先锋植物,经去年冬天的严寒考验,目前植物长势良好。其中,板蓝根、葛根、川甘亚菊、牧草等种苗出苗形势可观,在坡度较小的区域,植被覆盖率达到85%以上太阳能提灌设备的示范试用,保障了基地在旱季的灌溉用水需求目前,示范基地总体呈现出:沙化蔓延初步遏制土壤功能明显改善、草地生态功能逐步恢复态势

周厅长指出,基地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当前要进一步确定目标,建立联动机制,进一步整合各部门资源,加强责任意识,实现沟通互助,争取2015年基地建设取得成功。周厅长强调,治沙工作一是加强责任感,各司其责。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州、县科技部门和各产学研单位要加强责任感,各司其责,以对当地人民群众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各项治沙工作。二是建立联动机制,加强沟通。政府部门和各产学研单位应建立良好的联动机制,加强沟通交流,充分对接,齐力同心,共同推进川西北草地沙化治理工作。三是强化企业主体,做好基地建设管理工作。项目牵头单位科创(控股)集团,应充分发挥好企业的主体地位,依托科研单位,探索投入少、生态经济效益好的可持续发展沙化治理新路子,真正成为创新主体、投入主体和收益主体。四是因地治沙,技术落地。根据目前基地情况,产学研单位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特征,针对平面沙地和斜面沙地的不同情况,科学设计,做好沙障、沙格工程,同时依靠当地科技力量,做好适生植物的种植工作。

科技厅社发处、省资源院、省科学器材公司等省级有关部门,阿坝州科技局、林业局、发改局,红原县人民政府等单位,科创(控股)集团、川农大、省草科院、西南民大、省农机院等产学研单位协同参加了实地调研,并就沙化治理需要协调的事项进行了深入交流。


资源环境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