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中心/ CENTER

热门关注/ FOCUS

随机推荐/ RANDOM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技活动

四川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顺利完成科普活动周工作任务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3-06-05   浏览: 0


四川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是四川省科技厅于2007年批准建立的科普基地,由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成都分院(原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负责管理运营,主要工作范围包括: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植物迁地保育与可持续利用研究,以及植物科学文化的普及等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工作。基地为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生,社会公众,以及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和植物爱好者提供生物多样性相关服务。2023年,根据科普活动周文件精神基地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为主题,开放科普基地,组织科普活动,主要工作如下按时间顺序

1.组织学生开展科普实践活动。5月15日、17日分2批组织乐山师范学院200余人赴峨眉山生物站开展科普活动。基地科普人员带领同学们参观了药用植物专类园、蕨类植物专类园和珍稀植物专类园讲解了植物学知识和形态鉴定方法,在实践过程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5月19日,组织峨眉山市桂花桥镇第二小学校40余人赴峨眉山生物站开展科普活动。正在基地开展科研活动的爱丁堡大学专家饶有兴趣的一起参与了讲解,为小学生介绍了植物和昆虫基本知识,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图片4.jpg图片5.jpg

2.开展涉藏地区科普活动。联合我院猕猴桃所科研人员和四川省农科院科研人员,5月24日,在汶川县阿坝师范学院面对学生开展了猕猴桃科普培训,5月25日松潘县青云镇为猕猴桃种植户提供了产业技术培训。2次涉藏地区科普活动,提高了当地群众科学素质,进一步提升涉藏地区产业技术水平,为助推新时代涉藏地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图片6.jpg

3.开展社区科普活动。5月27日与成都市金牛区福源社区共同开展了一次青少年科普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内容为“林下的微观世界”,基地科研人员现场指导了小朋友们利用显微镜对植物叶片和根系、昆虫、林下土壤微生物等切片和装片进行观察。本次活动丰富了小朋友们的课余生活,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学习了生物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了林下生物的微观结构,也提升了孩子们和家长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5.31国家林草局成都专员办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曹蜀调研.jpg

4.迎接领导视察。5月31日,国家林草局驻成都专员办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曹蜀率队调研了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深入了解植物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科普工作等工作。曹巡视要求基地科研人员考虑如何让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探索一条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科研之路。

四川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作为省级科普基地,是发挥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的重要载体。在下一步工作中将充分发挥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科普教育作用,进一步丰富基地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数量,不断创新科普方式,更新丰富科普内容,为全省大中小学生科普实践提供科技支撑

种质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