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中心/ CENTER
热门关注/ FOCUS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水果创新团队在我院召开“四川猕猴桃产业创新升级研讨会”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重点专项项目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与联合研究”通过综合绩效评价
- “主要经济作物分子育种平台”2024年度工作总结会召开
- 我院猕猴桃科技成果荣膺第十二届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二等奖
- 《资源开发与市场》被美国EBSCO数据库正式收录
- 探索社区“后花园”的生物多样性
- ‘红阳’猕猴桃溃疡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
- 省资源院赴石渠县推进黄河上游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研究工作
- 我院科研人员应邀为四川省资源环境审计培训班作专题讲座
- 我院开展“稻+蟹+菌”水旱轮作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现场交流会
- 猕猴桃创新团队参加猕猴桃专用基质座谈会
- 生物生态所赴邛崃参加“邛崃龙门山区生物多样性的探索”“金沙微讲坛”
- 我院野生动物监测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 生物多样性创新团队赴沐川开展春调工作
- 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育培训会议分别在邛崃市、武侯区陆续召开
- 资源院与甘孜州草原站、林业科学研究所召开项目推进会
- 我院生物多样性创新团队助力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
- 我院承担的“生态环境部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项目通过验收
随机推荐/ RANDOM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水果创新团队在我院召开“四川猕猴桃产业创新升级研讨会”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重点专项项目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与联合研究”通过综合绩效评价
- “主要经济作物分子育种平台”2024年度工作总结会召开
- 我院猕猴桃科技成果荣膺第十二届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二等奖
- 《资源开发与市场》被美国EBSCO数据库正式收录
- 探索社区“后花园”的生物多样性
- ‘红阳’猕猴桃溃疡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
- 省资源院赴石渠县推进黄河上游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研究工作
- 我院科研人员应邀为四川省资源环境审计培训班作专题讲座
- 我院开展“稻+蟹+菌”水旱轮作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现场交流会
- 猕猴桃创新团队参加猕猴桃专用基质座谈会
- 生物生态所赴邛崃参加“邛崃龙门山区生物多样性的探索”“金沙微讲坛”
- 我院野生动物监测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 生物多样性创新团队赴沐川开展春调工作
- 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育培训会议分别在邛崃市、武侯区陆续召开
- 资源院与甘孜州草原站、林业科学研究所召开项目推进会
- 我院生物多样性创新团队助力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
- 我院承担的“生态环境部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项目通过验收
- 我院生物多样性创新团队组织召开“沐川县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项目推进会
- 我院生物多样性团队开展川西植物园建设专题调研
- 我院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团队赴沐川县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 《资源开发与市场》连续入选“2023 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峨眉拟单性木兰野外回归突破500株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8-03-23 浏览: 0次


2018年3月21日是联合国第六个国际森林日,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于3月21日至22日在峨眉山野外海拔1050-1400米的阔叶混交林,再次野外回归了160株世界极危植物—峨眉拟单性木兰。这是继2016年野外回归成功以来,第三次实现回归自然,使其野外回归数量突破了500株。3年来重建的野外种群数量比原生境生长的数量增加约5倍,经观察,前两次回归苗木生长健壮。项目组将对回归苗木进行长期监测,直至它们在野外环境能开花结果实现自我繁殖,从而摆脱灭绝的命运。在四川省科技厅和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项目的资助下,经过近30年的努力,目前在人工繁殖、迁地保育、野外回归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不仅对峨眉拟单性木兰极小种群的拯救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还成为四川省濒危野生植物拯救保护的成功典范。
峨眉拟单性木兰是特产于峨眉山的国家1级保护濒危物种。野外仅生长于海拔1400至1700米的悬崖峭壁上,经调查,现在野外自然生存的成年植株只有74株。被国家权威部门认定为极小种群。
峨眉拟单性木兰是特产于峨眉山的国家1级保护濒危物种。野外仅生长于海拔1400至1700米的悬崖峭壁上,经调查,现在野外自然生存的成年植株只有74株。被国家权威部门认定为极小种群。
(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