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中心/ CENTER

热门关注/ FOCUS

随机推荐/ RANDOM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东方宝石”朱鹮重现四川 ——四川引进朱鹮实施易地保护暨野外种群重建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6-11-01   浏览: 0

111日上午930分,10只朱经过长达26时的长途旅行,终于从河南省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抵达四川省乐山市,这10只朱系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为开展四川朱易地保护暨野外种群重建项目而引进的首批朱,这标志着我院牵头的四川省朱种群重建与复壮工作正式拉开帷幕。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还计划近期再从浙江省和从陕西省引进40只朱,构建四川人工圈养朱的基础种群。

是全球濒危等级最高的物种之一,被国际鸟类协会列为“国际保护鸟”。四川是朱在西南地区的唯一历史分布区,其野生种群重建与复壮工作早在2012年就由国家林业局提上了议事日程。为让朱重现四川大地,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在省林业厅、省科技厅及乐山市、峨眉山市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联合浙江大学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实施了朱易地保护及野外种群重建项目。

下一阶段,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组建的研究团队将系统开展朱的人工繁育、野化培训、野生种群重建,以及提高繁育子代的繁殖潜力和抗病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期在5年时间内实现人工繁育朱在四川省的野外放归。目前,这个项目的科研工作已经开始展开,如果项目进展顺利,两年后,这个人工圈养朱种群有可能发展到上百只左右。

(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