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中心/ CENTER
热门关注/ FOCUS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水果创新团队在我院召开“四川猕猴桃产业创新升级研讨会”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重点专项项目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与联合研究”通过综合绩效评价
- “主要经济作物分子育种平台”2024年度工作总结会召开
- 我院猕猴桃科技成果荣膺第十二届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二等奖
- 《资源开发与市场》被美国EBSCO数据库正式收录
- 探索社区“后花园”的生物多样性
- ‘红阳’猕猴桃溃疡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
- 省资源院赴石渠县推进黄河上游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研究工作
- 我院科研人员应邀为四川省资源环境审计培训班作专题讲座
- 我院开展“稻+蟹+菌”水旱轮作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现场交流会
- 猕猴桃创新团队参加猕猴桃专用基质座谈会
- 生物生态所赴邛崃参加“邛崃龙门山区生物多样性的探索”“金沙微讲坛”
- 我院野生动物监测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 生物多样性创新团队赴沐川开展春调工作
- 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育培训会议分别在邛崃市、武侯区陆续召开
- 资源院与甘孜州草原站、林业科学研究所召开项目推进会
- 我院生物多样性创新团队助力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
- 我院承担的“生态环境部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项目通过验收
随机推荐/ RANDOM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水果创新团队在我院召开“四川猕猴桃产业创新升级研讨会”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重点专项项目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与联合研究”通过综合绩效评价
- “主要经济作物分子育种平台”2024年度工作总结会召开
- 我院猕猴桃科技成果荣膺第十二届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二等奖
- 《资源开发与市场》被美国EBSCO数据库正式收录
- 探索社区“后花园”的生物多样性
- ‘红阳’猕猴桃溃疡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
- 省资源院赴石渠县推进黄河上游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研究工作
- 我院科研人员应邀为四川省资源环境审计培训班作专题讲座
- 我院开展“稻+蟹+菌”水旱轮作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现场交流会
- 猕猴桃创新团队参加猕猴桃专用基质座谈会
- 生物生态所赴邛崃参加“邛崃龙门山区生物多样性的探索”“金沙微讲坛”
- 我院野生动物监测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 生物多样性创新团队赴沐川开展春调工作
- 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育培训会议分别在邛崃市、武侯区陆续召开
- 资源院与甘孜州草原站、林业科学研究所召开项目推进会
- 我院生物多样性创新团队助力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
- 我院承担的“生态环境部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项目通过验收
- 我院生物多样性创新团队组织召开“沐川县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项目推进会
- 我院生物多样性团队开展川西植物园建设专题调研
- 我院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团队赴沐川县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 《资源开发与市场》连续入选“2023 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我院峨眉山生物站选送蕨类展品获中国首届蕨类植物展佳作奖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6-10-14 浏览: 0次
2016中国首届观赏暨珍稀濒危蕨类植物展于10月1-15日在上海辰山植物园展览温室珍奇植物馆举行。有全国多家植物园和科研机构选送的50余种200多盆蕨类植物参加了展评,其中我院峨眉山生物站选送的8个作品参加了个体系列组的展评,长叶铁角蕨(Asplenium prolongatum)和庐山石韦(Pyrrosia sheareri)等2个参展作品荣获个体系列组佳作奖。
中国首届观赏暨珍稀濒危蕨类植物展是上海辰山植物园在中国花卉协会蕨类植物分会、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蕨类植物保育委员会的统一协调下,联合全国多家植物园及科研院校举办的首次观赏蕨类植物展和参赛作品评比。本次蕨展以蕨类植物为主题,讲述四亿年前蕨类植物的起源、发展、繁盛、灭绝和新生的演化故事,并重点展示重要观赏蕨类植物和部分有药用特效价值的蕨类资源。展会期间还特邀了国内三位蕨类研究专家进行了三场有关蕨类植物的科普讲座。此外,本次蕨展还开展观赏蕨类创意作品竞赛活动,根据参展作品的生长态势(个体系列)、组合创意(组合系列)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分评奖。据悉,个体蕨类组共有20件作品获奖,包括1金、2银、3铜和14佳作。
据了解,全国共有蕨类植物2500种,目前峨眉山生物站已收集蕨类植物活体400余种,成为全国蕨类植物收集种类最多的三家植物园之一,其中受国家重点保护的有桫椤、小黑桫椤、金毛狗和扇蕨等4种珍稀濒危物种,观音莲座蕨、凤尾蕨、荚果蕨等10余种观赏种类还推广应用在成都市府南河工程和沙河工程等园林绿地之中,受到了社会好评。
(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