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中心/ CENTER
热门关注/ FOCUS
- 罗勇副院长带队赴仪陇县调研定点帮扶工作
- 罗勇副院长带队赴旺苍县木门镇天星村调研定点帮扶工作
- 资源院组织召开2024年定点帮扶旺苍县 木门镇天星村第二次工作联席会议
- 资源院召集旺苍县木门镇天星村定点帮扶单位召开2024年工作联席会议
- 助力乡村振兴,整装再出发 ——我院协助完成驻村工作队考核工作
- 罗勇副院长赴旺苍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
- 突出科技赋能 助力全面振兴 ——旺苍县木门镇天星村定点帮扶单位召开工作联席会
- 科技创新平台助力,猕猴桃产业迎“新春” ——院第四、五党支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 科技培训进园区,“猕猴桃”助力乡村振兴——院第四党支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 突出科技赋能 助推乡村振兴 ——科技厅6家直属单位召开天星村定点帮扶工作联席会
- 落实人才进村 助推产业发展 ——我院科技特派员和三区人才赴旺苍县开展技术培训
- 王永志副院长赴旺苍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
- 用心驻用情帮用力扶 科技点亮扶贫致富路 ——省资源院编制《科技扶贫专刊》
- 巩固脱贫成果 助力乡村振兴 ——旺苍县木门镇天星村定点帮扶单位召开工作联席会
- 资源院送驻村帮扶干部到岗任职
- 国家乡村振兴局督查专员王光才一行赴双午村调研
-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在旺苍县设立分站点
- 科技厅副厅长陈学华、杨品华带队赴古柏村调研猕猴桃产业
随机推荐/ RANDOM
- 罗勇副院长带队赴仪陇县调研定点帮扶工作
- 罗勇副院长带队赴旺苍县木门镇天星村调研定点帮扶工作
- 资源院组织召开2024年定点帮扶旺苍县 木门镇天星村第二次工作联席会议
- 资源院召集旺苍县木门镇天星村定点帮扶单位召开2024年工作联席会议
- 助力乡村振兴,整装再出发 ——我院协助完成驻村工作队考核工作
- 罗勇副院长赴旺苍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
- 突出科技赋能 助力全面振兴 ——旺苍县木门镇天星村定点帮扶单位召开工作联席会
- 科技创新平台助力,猕猴桃产业迎“新春” ——院第四、五党支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 科技培训进园区,“猕猴桃”助力乡村振兴——院第四党支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 突出科技赋能 助推乡村振兴 ——科技厅6家直属单位召开天星村定点帮扶工作联席会
- 落实人才进村 助推产业发展 ——我院科技特派员和三区人才赴旺苍县开展技术培训
- 王永志副院长赴旺苍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
- 用心驻用情帮用力扶 科技点亮扶贫致富路 ——省资源院编制《科技扶贫专刊》
- 巩固脱贫成果 助力乡村振兴 ——旺苍县木门镇天星村定点帮扶单位召开工作联席会
- 资源院送驻村帮扶干部到岗任职
- 国家乡村振兴局督查专员王光才一行赴双午村调研
-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在旺苍县设立分站点
- 科技厅副厅长陈学华、杨品华带队赴古柏村调研猕猴桃产业
- 院长秦蓁带队赴古柏村调研
- 科技厅副厅长陈学华、杨品华一行赴古柏村调研猕猴桃产业
- 摘古柏猕猴桃、走科技致富路
- 加强脱贫攻坚帮扶 推进广元科技创新与发展
壤塘县布康木达村举行科技扶贫产业项目总结暨村集体经济分红大会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8-11-04 浏览: 0次
10月26日,壤塘县布康木达村2018年科技扶贫产业项目总结暨村集体经济(蔬菜产业)分红大会在村活动室顺利召开,省农科院、县政府、县科知局、中壤塘镇党委政府专家及领导,以及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包村工作组、村两委干部、大部分村民、“直播壤塘”记者等共计100余人参会。
自3月起,省科技厅多次组织领导、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布康木达村实地调研和指导,根据村实际情况,组织四川省农科院、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省草科院等省级科研院所作技术支撑,发展高原蔬菜、道地中药材种植以及牦牛高效养殖等村集体产业。此次大会正是进行蔬菜产业集体经济分红,本年度蔬菜产业基地直接销售收入47.20万元,冰雹导致绝收赔保1.59万元,县农水局补助农资费用8.4万元,共计收入57.19万元。按照阿坝州羌农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壤塘县布康木达村绿怡有机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的协议,双方按照“保底分红+效益分红”的方式进行效益分配,扣除合作社保底分红、土地流转金及运行经费后,专合社与公司按51:49的比例进行二次分配,合作社实现效益分红20.30万元。再按照“贫困户、非贫困户、合作社”进行二次分红,最终布康木达村61户贫困户户均分红2300元,118户非贫困户户均分红350元;项目还直接带动村44户贫困户就近务工增收10.70万元,辐射带动上壤塘乡、尕多乡等乡镇100余人务工增收18.76万元。
此外,中药材和牦牛项目也取得显著的帮扶效果。其中中药材项目建成30亩羌活集约化种植基地和50亩羌活林下种植基地,带动本村60户贫困户就近务工增收11.94万元;牦牛项目引进28头种公牛、4头西黄公牛与62头母犏牛,直接帮助贫困户实现奶制品增产,户均增收800元以上,带动本村10名贫困户就近务工,人均增收3000余元。
大会还对蔬菜项目首席专家冉茂林研究员和村集体产业发展中表现优秀的先进分子、先进家庭户进行了表彰和奖励,以激发农牧民群众到“三大产业”基地学习和劳动的积极性。
本年度,科技厅在布康木达村组织实施的“三大产业”扶贫项目使全村61户289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650元,占2018年国家脱贫标准3600元的45.83%。村民们领取分红和劳务费后,对“三大产业”的认可度进一步提升,纷纷表示明年愿意到基地挣钱、学技术。通过科技扶贫不仅促进了壤塘农畜产业的发展,也转变了当地农牧民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质,强化了他们的“造血功能”,增强了贫困户甚至非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党办 供稿)